服務熱線:13011400001 版權所有 ?河北修善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藥材·常識
腰痛怎么辦?試試這5種按摩方法
白領每天10大養生時間 不可錯過
白領每天10大養生時間 不可錯過
摘要:
1、刷牙的時間
飯后3分鐘是漱口、刷牙的時間。因為這時,口腔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,其產生的酸性物質易腐蝕、溶解牙釉質,使牙齒受到損害。
2、飲茶時間
飲茶養生的時間是用餐1小時后。不少人喜歡飯后馬上飲熱茶,這是很不科學的。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鐵鹽,干擾人體對鐵的吸收,時間一長可誘發貧血。
3、喝牛奶的時間
因牛奶含有豐富的鈣,中老年人睡覺前飲用,可補償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而保護骨骼。同時,牛奶有催眠作用。
看嘴唇變化 知身體健康
看嘴唇變化 知身體健康
摘要:
如何從唇色看健康
唇色變化,是中醫望診判斷疾病的依據之一,正常人的唇色應呈現健康潤澤的紅色,若嘴唇顏色異常,則說明身體有疾病。下面中醫教你通過唇色看健康,日常生活中,如果出現下面兩種情形,則要警惕啦。
嘴唇麻木:胰臟衰落
嘴唇感覺麻木,身體日漸消瘦。這可能是胰臟功能在逐步衰弱,主要是飲食失調、饑飽不當所致。由于胰臟不好,便殃及胃。當胃受到損害時,嘴唇就會明顯地變得干燥、麻木。這時除了調整飲食外,還要注意不要吃生冷、油膩的食品。
嘴唇脫皮:缺乏維生素B2
維生素B2,又稱核黃素,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0.8毫克,僅占RDA要求的1.3毫克的58.4%。缺乏狀況各地區之間差異不是很大。嚴重缺乏維生素B2,會出現嘴唇脫皮、皮膚發癢的癥狀。
唇色過紅:可能“上火”
嘴唇紅潤是健康的證明,不過若是像涂了口紅般深紅,反而是不健康的表示。紅色在中醫里代表著熱癥,體內囤積過多的熱,小心上火。
唇色蒼白:可能貧血
由于嘴唇的表皮很薄,所以能完全反映出血液的顏色。若是唇色變淺,表示血紅素不足。若是嘴唇過白,則表示有貧血的可能。如果同時伴有指甲蒼白的癥狀,則貧血可能性較大。
唇色青紫:警惕先天性心臟病
口唇青紫是先天性心臟病的常見癥狀之一,一旦發現幼兒嘴唇、手指、腳趾甲青紫,安靜時顏色較淡,活動、哭鬧后顏色加深,首先就應考慮是否是先心病。
生長在嘴唇或其周圍的小水泡,傳染性較高,多發于感冒、發燒、月經期等人體抵抗力下降時期。唇皰疹可通過親吻、與感染者親密接觸或共享餐具傳染。雖然唇皰疹在幾天之內就能消失,但滋味很不好受,可以用棉花棒蘸一些凡士林涂在上面,并盡量避免風吹日曬。但如果重復發作,需要去醫院檢查。
嘴唇干裂:不僅因為氣候
嘴唇干裂有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氣候造成的,還有不少口腔、牙齒的疾病也會導致嘴唇干裂,引起唇炎。所以冬天在補水的時候,還要注意口腔的清潔,才能有效地預防干唇。如果唇部的皸裂、結痂癥狀長期不愈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盡早查清病因,對癥治療。
如何通過嘴唇的變化來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呢?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嘴唇的各種常見的異常變化,也為大家介紹了嘴唇變化代表的健康含義,希望大家要注意自己嘴唇的變化!
你的脈象正常嗎?中醫小訣竅教你學號脈
你的脈象正常嗎?中醫小訣竅教你學號脈
摘要:
健康人的脈象稱為正常脈象。一般是不浮不沉,不大不小,不強不弱,不快不慢,均勻和緩,節律整齊,又稱為平脈或緩脈。平脈至數清楚,一息(即一呼一吸)之間四至五次,相當于72~80次,節律、強弱一致。脈象受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生理的或暫時的變化,也屬正常。如年齡越小,脈跳越快,嬰兒脈急數,每分鐘120~140次;五、六歲兒童常為一息六至,每分鐘90~110次;青壯年體強,脈多有力;年老人體弱,脈來較弱;成年人女性較成年男性脈細弱而略快;瘦人脈較浮,胖人脈多沉;重體力勞動,劇烈運動長途步行,飲酒飽餐,情緒激動,脈多快而有力,饑餓時則脈較弱。
1、大?。?br/>
管察氣:大氣旺,小氣虛。
2、快慢:
管察精:快精虛,慢精足。
3、硬軟:
管察火:硬火多,軟火少。
4、浮沉:
管表里:[亦可說陰陽]浮表癥,沉里癥。
5、勻亂:
管察安危:勻則生命及心臟平安,亂則生命及心臟危險。
常見的異常脈象:
浮脈
是脈動顯現部位表淺的一種脈,輕取即得,重按反而變弱。一般情況下,提示病邪在表。脈浮而有力者為表實,浮而無力者為表虛。
沉脈
是脈動顯現部位較深的一種脈,輕取不得,重按始見。通常主里證,沉而有力者為里實證,沉而無力者為里虛證。
遲脈
脈來較慢,每分鐘60次以下。多主寒證,因寒可使血流速度減慢。遲而有力者為冷積實證,遲而無力者為陽虛證。
數脈
脈來較快,每分鐘90次以上,來去急促。多主熱證,因熱可使血流速度加速,數而有力者為實熱證,數而無力者為虛熱證。
細脈
又稱小脈,脈如細線,軟弱少力,但應指尚明顯。是濕證與虛證之象。因濕邪阻滯脈道或氣血虛而不能充盈脈道所致。
洪脈,脈體闊大,充實有力,來盛去衰,狀如洪水。大多主邪熱亢盛的實證。
弦脈,脈形端直,如按琴弦。常見于有肝膽病、痰飲證、疼痛證的患者。
滑脈,脈來流(滑)利,如盤走珠。是實熱證、痰飲證、傷食證,或妊娠的脈象。
澀脈
脈來艱澀不暢,如輕刀刮竹。為氣滯證、瘀血證、精血虧少證之征象。
虛脈
三部脈舉按皆無力,隱隱蠕動于指下,為一切無力脈之總稱。是虛證之象,主要為氣虛或氣血兩虛證。
實脈
三部脈舉按皆有力,脈來盛而堅實,為一切有力脈的總稱。是實證之象,提示邪氣實而正氣不虛。
號脈方法:
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復雜,要切按頭頸、手、足等多處部位的脈動。以后逐漸簡化為只切按手腕部的脈搏,稱為“寸口”診法。在這短短寸許長的脈動部位上,古代醫家做足了文章。他們將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的這段脈動分成了三“寸、關、尺”三部。
左右手的寸、關、尺部位分屬不同的臟腑,認為可以反映相應臟腑的病變。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,右關反映脾胃,右尺反映腎(命門);左寸反映心,左關反映肝,左尺反映腎與膀胱。
仔細觀察,大家可以發現:遠端的寸部對應的是人體上部的心、肺(上焦,呼吸與循環系統);中間的關部,對應肝、脾胃(中焦,消化系統);近端的尺部對應腎、膀胱(下焦,泌尿生殖系統)。如此,小小的“寸口”,卻儼然成為人體五臟六腑的全息窗口。
僅此還不夠,在切脈的時候,還要用三種不同的指力去按壓脈搏,輕輕用力按在皮膚上為“浮取”;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為“中取”;重用力按至筋骨為“沉取”。寸、關、尺三部,每一部有浮、中、沉三候,合稱為“三部九候”。不同手法取到的脈,臨床意義不同。通常,脈浮于外者,病位淺,沉于里者病位深。
切脈時還有許多講究。首先,要求安靜,包括外環境的安靜與醫患兩者心神的安靜?;颊咴谠\脈前要休息片刻,待安靜后方可診脈。醫者切脈前一定要靜心,調整呼吸,并將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,細心切按一分鐘以上。診脈時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,手臂與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位,手腕舒展,掌心向上。
其次,切按時醫者用三指定位,即先以中指定好關部,再根據患者身高調整三個手指的疏密。若患者身材高大,布指宜疏;矮小者,布指宜密,小兒則用一指(拇指)診脈,不分三部。
學習診脈,先了解正常的脈象。正常脈稱為“平脈”、“常脈”。每分鐘跳動70—80次左右,節律規則,脈型不粗不細,不浮不沉,不剛不弱。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、年齡、性別、體質等會有差異。如春、夏、秋季的脈大多偏浮,而且搏動有力;冬季的脈多沉伏于里。年齡越小脈搏越快,青壯年脈多強而有力,老年人的脈較弱;身材高大的人脈多長,矮小的人脈較短,瘦人脈多浮,胖人脈多沉;飽食后及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,饑餓時脈多軟弱。如果發現相反脈象,如冬天脈浮、胖人脈浮、瘦人脈沉等,提示脈象異常。
實用舉例
如肝硬化的脈:快,小,硬,沉,[兩關獨居中]。套入脈理,則為精虧,氣虛,火多,里即病在內臟,兩關微浮一些,為氣火位于肝胃,[我又把它戲為黃豆脈,一切癌癥艾滋病白血病均為黃豆脈],你叫我看病,不用你出聲,我一看脈就能說出你有什么病,好玩吧?
比如感冒的脈:大,浮,硬,快,套入脈理,為氣旺,病表[表即軀體感冒屬表癥]火多,精虧,看到這樣的脈,你說你肚疼,那你在說謊,一摸你的脈,你體內隱藏的病,便無處躲藏,現形畢露,好玩吧?只要你到了這種水平,心情就愉快了。